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高層、超高層建筑施工日益增多,作為建筑物料垂直運輸用的塔式起重機,成為建筑工地的施工設備之一。塔式起重機對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,屬于高危作業,在建筑施工中由塔機引起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,事故發生率很高。如何安全、地使用塔式起重機,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。
金屬結構件的維修與保養
1.嚴格執行起重機鋼結構件報廢標準。
2.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強度、焊縫裂紋、結構變形、破損等情況,對主要受力結構件的關鍵焊縫及焊接熱影響區的母材應進行檢查,若發現異常,應進行處理。結構件的檢查應按下列程序進行。
(A)日常檢查:塔機每工作80小時應進行一次日常檢查。塔機司機在交接班時,應檢查各連接部位螺栓的緊固情況,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。
(B)當塔機出現異常聲響,或出現過誤操作,或發現塔機安全保護裝置失靈等情況時,應進行檢查,并作好記錄。
(C)當一個工程完成,塔機拆卸后,應由工程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進行詳細檢查,并作好記錄。
3.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設法防止結構件變形和碰撞損壞。
4.每半年至一年噴刷油漆一次。油漆前應除盡金屬表面的銹斑、油污及其它污物。
鋼絲繩及其維護保養
1.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,應防止鋼絲繩打環、扭結、彎折或粘上雜物,防止與機械或其他雜物相摩擦。
2.塔機安裝完畢(使用前)應對鋼絲繩進行潤滑,用石墨潤滑脂涂抹一遍,以后對鋼絲繩的潤滑按“起重機潤滑表“進行。
3.塔機的總體設計不允許鋼絲繩具有無限期的壽命,有下列情況之一應予以報廢:
a. 鋼絲繩6×19―d(d鋼絲繩直徑)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5根,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。
b. 鋼絲繩6×37―d(d鋼絲繩直徑)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,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9根。
c. 鋼絲繩緊靠在一起,即使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沒超過5根,也應報廢。
d. 鋼絲繩雖然沒有斷絲,但鋼絲繩磨損達到其直徑的40%,或鋼絲繩相對于公稱直徑減小7%甚至更多時,或鋼絲繩明顯彎曲等。
e. 鋼絲繩失去正常的形狀,產生畸形,如波浪、籠狀畸變、繩股擠出、鋼絲擠出、繩徑局部變大、扭結、繩徑局部變小、部分被壓扁、彎折。
f.鋼絲繩徑受了特殊熱力作用,外部出現了可識別的顏色時。
注:當吊運熔化或熾熱金屬、酸溶液、*********、易燃物時,鋼絲繩斷絲報廢數量減半。本說明書未提及情況按GB5972的規定執行。
目前,常見塔機事故原因有以下三大類:1.設計方面的原因;2.制造方面的原因;3.使用方面的原因。其中使用方面的原因占了很大比例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:⑴違章操作或誤操作(其中拆裝過程中居多);⑵安全保護裝置沒有或失效;⑶管理不當、維修保養不到位;⑷外部環境因素,比如臺風、地震等。
建議與對策
1.建立完善的塔機管理制度,結合企業實際情況,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。
⑴制定相關規章制度,規范人的行為和機的狀況。為了具體地規范人的行為和機的狀況。我們公司制訂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:制訂塔機安全操作規程;塔機維修保養規程;操作工培訓及持證上崗制度;建立嚴格的“四檢”制度,即安裝驗收檢查,操作人員交接班檢查,工地安全員專項檢查和公司的安全大檢查。
⑵完善資料管理,建立一機一檔臺賬。塔機在購置后,即對其建立技術檔案,并貫穿于該機使用全過程,直至該機報廢為止。歷次安裝使用、修理、保養、更換重要零件、技術改造、安全事故等均應準確記錄在案。全部技術檔案資料妥善存檔保管。主要保存的資料有:塔機的生產許可證、產品合格證、監督檢驗證、使用說明書、電氣原理圖、液壓系統圖、塔機基礎圖、歷次安裝檢測報告、現場勘察資料、塔機拆裝方案、安全技術交底、主要零部件質保書(鋼絲繩、高強連接螺栓、地腳螺栓及主要電氣元件等)、歷次安裝好以后同項目部的交接記錄、維修保養記錄(包括小修、中修、大修)并有相關責任人簽字。
2.做好拆裝管理。
塔機的拆裝是事故的多發階段。因拆裝不當和安裝質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的比重。因此必須做好拆裝管理。
⑴技術中心制定周密的拆裝施工方案。拆裝方案是拆裝作業的準則,嚴格執行拆裝作業方案是安全作業的重要保證。拆裝方案應包括:建筑物及作業環境、塔機性能狀況及重量尺寸、拆裝方法及工藝、安全技術措施、人員安排及各崗位責任、拆裝用設備及工具等等。
⑵技術中心拆裝施工方案制定后進行審批。拆裝施工方案制定完畢后,由技術中心提交公司主管安全生產的領導、主管技術的總工、技術部門、安全部門、設備部門的負責人進行審核把關,對方案的可行性、安全性等方面進行論證,并提出審核意見。審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。
⑶督察部做好拆裝作業的安全管理及監控。
①作業前要對所要拆裝的塔機進行檢查,按崗位責任分工,各自做好自己項目的檢查記錄,簽字負責。檢查項目包括各機構是否工作正常,各零部件是否齊全、有效,各電器件、限位裝置是否齊全有效。只有保證塔機完好正常的情況下,方可進行拆裝作業。
②起重設備及吊索用具的安全檢查,對汽車吊及所帶附屬吊索用具要進行安全檢查,保證其安全可靠、規格齊全,符合作業要求。汽車吊要完好正常,使用前雙方要對設備性能、索具用品、吊裝方式等進行確認。
③作業環境的檢查,作業前和項目部、汽車吊三方共同對道路、場地、壞境進行復核檢查,確認滿足安全作業條件后方可進行拆裝作業。
④拆裝作業前召開安全交底會,由作業總指揮向全體作業人員講解拆裝方案內容,提出安全技術措施,強化安全作業要求。
⑤做好作業監控,明確各崗位人員及責任,熟悉關鍵作業要點,安全督查人員現場監督,處理相關問題,杜絕違章指揮,對全過程進行安全管理。
⑷做好驗收工作。塔機安裝(頂升、附墻)施工完畢后由督察部進行安全質量驗收,填寫驗收報告,不合格的要求整改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3.加強對操作人員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。
塔機管理的關鍵還是對操作人員的管理。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,了解機械構造和工作原理,熟悉機械原理、保養規則,持證上崗。司機必須按規定對起重機作好保養工作,有高度的責任心,認真作好清潔、潤滑、緊固、調整、防腐等工作,不得酒后作業,不得帶病或疲勞作業,嚴格按照塔吊機械操作規程和塔吊“十不準、十不吊”進行操作,不得違章作業、野蠻操作,有權拒絕違章指揮,夜間作業要有足夠的照明。塔機平時的安全使用關鍵在操作工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,檢查維修關鍵在機械和電氣維修工。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,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,降低事故發生率。
4.引進技術。
把微機處理系統運用到安全裝置及監測系統中去。從塔機現狀來看,安全保護裝置大多數仍停留在較低水平,其靈敏度低,可靠性和適應性差,故障率高,且功能單一,尤其是缺乏自我檢測和顯示功能,與外國水平相差甚遠。目前塔機正朝著大型化、自動化、多功能化發展,引入實時狀態過程監控系統,對塔機作業時和各種參數實施準確的測量和顯示,實現多功能安全保護,勢在必行。
通過加強對塔機以上幾個方面的安全管理,能夠有效地預防塔機使用過程中的各種事故的發生,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。 高層建筑施工中塔式起重機的安全使用與保養
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高層、超高層建筑施工日益增多,作為建筑物料垂直運輸用的塔式起重機,成為建筑工地的施工設備之一。塔式起重機對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,屬于高危作業,在建筑施工中由塔機引起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,事故發生率很高。如何安全、地使用塔式起重機,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。
金屬結構件的維修與保養
1.嚴格執行起重機鋼結構件報廢標準。
2.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強度、焊縫裂紋、結構變形、破損等情況,對主要受力結構件的關鍵焊縫及焊接熱影響區的母材應進行檢查,若發現異常,應進行處理。結構件的檢查應按下列程序進行。
(A)日常檢查:塔機每工作80小時應進行一次日常檢查。塔機司機在交接班時,應檢查各連接部位螺栓的緊固情況,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。
(B)當塔機出現異常聲響,或出現過誤操作,或發現塔機安全保護裝置失靈等情況時,應進行檢查,并作好記錄。
(C)當一個工程完成,塔機拆卸后,應由工程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進行詳細檢查,并作好記錄。
3.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設法防止結構件變形和碰撞損壞。
4.每半年至一年噴刷油漆一次。油漆前應除盡金屬表面的銹斑、油污及其它污物。
鋼絲繩及其維護保養
1.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,應防止鋼絲繩打環、扭結、彎折或粘上雜物,防止與機械或其他雜物相摩擦。
2.塔機安裝完畢(使用前)應對鋼絲繩進行潤滑,用石墨潤滑脂涂抹一遍,以后對鋼絲繩的潤滑按“起重機潤滑表“進行。
3.塔機的總體設計不允許鋼絲繩具有無限期的壽命,有下列情況之一應予以報廢:
a. 鋼絲繩6×19―d(d鋼絲繩直徑)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5根,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。
b. 鋼絲繩6×37―d(d鋼絲繩直徑)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,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9根。
c. 鋼絲繩緊靠在一起,即使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沒超過5根,也應報廢。
d. 鋼絲繩雖然沒有斷絲,但鋼絲繩磨損達到其直徑的40%,或鋼絲繩相對于公稱直徑減小7%甚至更多時,或鋼絲繩明顯彎曲等。
e. 鋼絲繩失去正常的形狀,產生畸形,如波浪、籠狀畸變、繩股擠出、鋼絲擠出、繩徑局部變大、扭結、繩徑局部變小、部分被壓扁、彎折。
f.鋼絲繩徑受了特殊熱力作用,外部出現了可識別的顏色時。
注:當吊運熔化或熾熱金屬、酸溶液、*********、易燃物時,鋼絲繩斷絲報廢數量減半。本說明書未提及情況按GB5972的規定執行。
目前,常見塔機事故原因有以下三大類:1.設計方面的原因;2.制造方面的原因;3.使用方面的原因。其中使用方面的原因占了很大比例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:⑴違章操作或誤操作(其中拆裝過程中居多);⑵安全保護裝置沒有或失效;⑶管理不當、維修保養不到位;⑷外部環境因素,比如臺風、地震等。
金屬結構件的維修與保養
1.嚴格執行起重機鋼結構件報廢標準。
2.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強度、焊縫裂紋、結構變形、破損等情況,對主要受力結構件的關鍵焊縫及焊接熱影響區的母材應進行檢查,若發現異常,應進行處理。結構件的檢查應按下列程序進行。
(A)日常檢查:塔機每工作80小時應進行一次日常檢查。塔機司機在交接班時,應檢查各連接部位螺栓的緊固情況,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。
(B)當塔機出現異常聲響,或出現過誤操作,或發現塔機安全保護裝置失靈等情況時,應進行檢查,并作好記錄。
(C)當一個工程完成,塔機拆卸后,應由工程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進行詳細檢查,并作好記錄。
3.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設法防止結構件變形和碰撞損壞。
4.每半年至一年噴刷油漆一次。油漆前應除盡金屬表面的銹斑、油污及其它污物。
鋼絲繩及其維護保養
1.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,應防止鋼絲繩打環、扭結、彎折或粘上雜物,防止與機械或其他雜物相摩擦。
2.塔機安裝完畢(使用前)應對鋼絲繩進行潤滑,用石墨潤滑脂涂抹一遍,以后對鋼絲繩的潤滑按“起重機潤滑表“進行。
3.塔機的總體設計不允許鋼絲繩具有無限期的壽命,有下列情況之一應予以報廢:
a. 鋼絲繩6×19―d(d鋼絲繩直徑)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5根,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。
b. 鋼絲繩6×37―d(d鋼絲繩直徑)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,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9根。
c. 鋼絲繩緊靠在一起,即使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沒超過5根,也應報廢。
d. 鋼絲繩雖然沒有斷絲,但鋼絲繩磨損達到其直徑的40%,或鋼絲繩相對于公稱直徑減小7%甚至更多時,或鋼絲繩明顯彎曲等。
e. 鋼絲繩失去正常的形狀,產生畸形,如波浪、籠狀畸變、繩股擠出、鋼絲擠出、繩徑局部變大、扭結、繩徑局部變小、部分被壓扁、彎折。
f.鋼絲繩徑受了特殊熱力作用,外部出現了可識別的顏色時。
注:當吊運熔化或熾熱金屬、酸溶液、*********、易燃物時,鋼絲繩斷絲報廢數量減半。本說明書未提及情況按GB5972的規定執行。
目前,常見塔機事故原因有以下三大類:1.設計方面的原因;2.制造方面的原因;3.使用方面的原因。其中使用方面的原因占了很大比例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:⑴違章操作或誤操作(其中拆裝過程中居多);⑵安全保護裝置沒有或失效;⑶管理不當、維修保養不到位;⑷外部環境因素,比如臺風、地震等。
建議與對策
1.建立完善的塔機管理制度,結合企業實際情況,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。
⑴制定相關規章制度,規范人的行為和機的狀況。為了具體地規范人的行為和機的狀況。我們公司制訂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:制訂塔機安全操作規程;塔機維修保養規程;操作工培訓及持證上崗制度;建立嚴格的“四檢”制度,即安裝驗收檢查,操作人員交接班檢查,工地安全員專項檢查和公司的安全大檢查。
⑵完善資料管理,建立一機一檔臺賬。塔機在購置后,即對其建立技術檔案,并貫穿于該機使用全過程,直至該機報廢為止。歷次安裝使用、修理、保養、更換重要零件、技術改造、安全事故等均應準確記錄在案。全部技術檔案資料妥善存檔保管。主要保存的資料有:塔機的生產許可證、產品合格證、監督檢驗證、使用說明書、電氣原理圖、液壓系統圖、塔機基礎圖、歷次安裝檢測報告、現場勘察資料、塔機拆裝方案、安全技術交底、主要零部件質保書(鋼絲繩、高強連接螺栓、地腳螺栓及主要電氣元件等)、歷次安裝好以后同項目部的交接記錄、維修保養記錄(包括小修、中修、大修)并有相關責任人簽字。
2.做好拆裝管理。
塔機的拆裝是事故的多發階段。因拆裝不當和安裝質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的比重。因此必須做好拆裝管理。
⑴技術中心制定周密的拆裝施工方案。拆裝方案是拆裝作業的準則,嚴格執行拆裝作業方案是安全作業的重要保證。拆裝方案應包括:建筑物及作業環境、塔機性能狀況及重量尺寸、拆裝方法及工藝、安全技術措施、人員安排及各崗位責任、拆裝用設備及工具等等。
⑵技術中心拆裝施工方案制定后進行審批。拆裝施工方案制定完畢后,由技術中心提交公司主管安全生產的領導、主管技術的總工、技術部門、安全部門、設備部門的負責人進行審核把關,對方案的可行性、安全性等方面進行論證,并提出審核意見。審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。
⑶督察部做好拆裝作業的安全管理及監控。
①作業前要對所要拆裝的塔機進行檢查,按崗位責任分工,各自做好自己項目的檢查記錄,簽字負責。檢查項目包括各機構是否工作正常,各零部件是否齊全、有效,各電器件、限位裝置是否齊全有效。只有保證塔機完好正常的情況下,方可進行拆裝作業。
②起重設備及吊索用具的安全檢查,對汽車吊及所帶附屬吊索用具要進行安全檢查,保證其安全可靠、規格齊全,符合作業要求。汽車吊要完好正常,使用前雙方要對設備性能、索具用品、吊裝方式等進行確認。
③作業環境的檢查,作業前和項目部、汽車吊三方共同對道路、場地、壞境進行復核檢查,確認滿足安全作業條件后方可進行拆裝作業。
④拆裝作業前召開安全交底會,由作業總指揮向全體作業人員講解拆裝方案內容,提出安全技術措施,強化安全作業要求。
⑤做好作業監控,明確各崗位人員及責任,熟悉關鍵作業要點,安全督查人員現場監督,處理相關問題,杜絕違章指揮,對全過程進行安全管理。
⑷做好驗收工作。塔機安裝(頂升、附墻)施工完畢后由督察部進行安全質量驗收,填寫驗收報告,不合格的要求整改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3.加強對操作人員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。
塔機管理的關鍵還是對操作人員的管理。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,了解機械構造和工作原理,熟悉機械原理、保養規則,持證上崗。司機必須按規定對起重機作好保養工作,有高度的責任心,認真作好清潔、潤滑、緊固、調整、防腐等工作,不得酒后作業,不得帶病或疲勞作業,嚴格按照塔吊機械操作規程和塔吊“十不準、十不吊”進行操作,不得違章作業、野蠻操作,有權拒絕違章指揮,夜間作業要有足夠的照明。塔機平時的安全使用關鍵在操作工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,檢查維修關鍵在機械和電氣維修工。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,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,降低事故發生率。
4.引進技術。
把微機處理系統運用到安全裝置及監測系統中去。從塔機現狀來看,安全保護裝置大多數仍停留在較低水平,其靈敏度低,可靠性和適應性差,故障率高,且功能單一,尤其是缺乏自我檢測和顯示功能,與外國水平相差甚遠。目前塔機正朝著大型化、自動化、多功能化發展,引入實時狀態過程監控系統,對塔機作業時和各種參數實施準確的測量和顯示,實現多功能安全保護,勢在必行。
通過加強對塔機以上幾個方面的安全管理,能夠有效地預防塔機使用過程中的各種事故的發生,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。 高層建筑施工中塔式起重機的安全使用與保養
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高層、超高層建筑施工日益增多,作為建筑物料垂直運輸用的塔式起重機,成為建筑工地的施工設備之一。塔式起重機對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,屬于高危作業,在建筑施工中由塔機引起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,事故發生率很高。如何安全、地使用塔式起重機,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。
金屬結構件的維修與保養
1.嚴格執行起重機鋼結構件報廢標準。
2.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強度、焊縫裂紋、結構變形、破損等情況,對主要受力結構件的關鍵焊縫及焊接熱影響區的母材應進行檢查,若發現異常,應進行處理。結構件的檢查應按下列程序進行。
(A)日常檢查:塔機每工作80小時應進行一次日常檢查。塔機司機在交接班時,應檢查各連接部位螺栓的緊固情況,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。
(B)當塔機出現異常聲響,或出現過誤操作,或發現塔機安全保護裝置失靈等情況時,應進行檢查,并作好記錄。
(C)當一個工程完成,塔機拆卸后,應由工程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進行詳細檢查,并作好記錄。
3.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設法防止結構件變形和碰撞損壞。
4.每半年至一年噴刷油漆一次。油漆前應除盡金屬表面的銹斑、油污及其它污物。
鋼絲繩及其維護保養
1.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,應防止鋼絲繩打環、扭結、彎折或粘上雜物,防止與機械或其他雜物相摩擦。
2.塔機安裝完畢(使用前)應對鋼絲繩進行潤滑,用石墨潤滑脂涂抹一遍,以后對鋼絲繩的潤滑按“起重機潤滑表“進行。
3.塔機的總體設計不允許鋼絲繩具有無限期的壽命,有下列情況之一應予以報廢:
a. 鋼絲繩6×19―d(d鋼絲繩直徑)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5根,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。
b. 鋼絲繩6×37―d(d鋼絲繩直徑)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0根,在30d長度內斷絲數量超過19根。
c. 鋼絲繩緊靠在一起,即使在6d長度內斷絲數量沒超過5根,也應報廢。
d. 鋼絲繩雖然沒有斷絲,但鋼絲繩磨損達到其直徑的40%,或鋼絲繩相對于公稱直徑減小7%甚至更多時,或鋼絲繩明顯彎曲等。
e. 鋼絲繩失去正常的形狀,產生畸形,如波浪、籠狀畸變、繩股擠出、鋼絲擠出、繩徑局部變大、扭結、繩徑局部變小、部分被壓扁、彎折。
f.鋼絲繩徑受了特殊熱力作用,外部出現了可識別的顏色時。
注:當吊運熔化或熾熱金屬、酸溶液、*********、易燃物時,鋼絲繩斷絲報廢數量減半。本說明書未提及情況按GB5972的規定執行。
目前,常見塔機事故原因有以下三大類:1.設計方面的原因;2.制造方面的原因;3.使用方面的原因。其中使用方面的原因占了很大比例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:⑴違章操作或誤操作(其中拆裝過程中居多);⑵安全保護裝置沒有或失效;⑶管理不當、維修保養不到位;⑷外部環境因素,比如臺風、地震等。